帶孩子一起旅行、體驗中學習…蹲下來和孩子視野一般高,才發現世界也能用不同角度去看
目前分類:親子育兒知識庫 (295)
- Apr 16 Thu 2009 19:27
新生兒超嗜睡 竟是黃疸引起
- Apr 16 Thu 2009 19:25
生男秘訣 中醫:調理體質 西醫:精蟲分離
from今日新聞 生活中心/台北報導
生男生女一樣好,可是非得一定要生男生有沒有方式?中醫說,其實可以從體質著手,像是女性多吃蔬果加上中藥調理,像是兔絲子、肉從蓉以及枸杞,可以提升生男的機率;西醫的話更直接,用精蟲分離術拉高一舉得男的機會。
- Apr 16 Thu 2009 19:23
懷孕有策略 對付不孕3部曲
3次口服排卵藥→接受3次人工授精→超過3顆成熟卵泡做試管
〔記者孟慶慈╱台南報導〕不孕患者愈來愈多,預防不孕,調整婚育規畫是重點,生殖醫學雖進步,但錯過生育年齡再求助治療,不見得可如願,成大醫院提出333懷孕策略,3次口服排卵藥未懷孕,即接受3次人工授精,卵巢中成熟濾泡大於3顆以上,可考慮做試管嬰兒。
- Apr 15 Wed 2009 19:39
讓孕婦生個健康寶寶 北縣補助婚後孕前健檢
from中廣新聞
為了避免孕婦產下缺陷兒,台北縣衛生局開辦婚後孕前健康檢查,補助對象為設籍台北縣已結婚未懷孕的民眾,包含台北縣的新住民。衛生局預計第一年補助名額為800對到1千對,符合資格的民眾只要憑戶口名簿正本或是戶籍謄本,到各鄉鎮市衛生所以及特約醫療院所就可接受檢查。衛生局表示,如果能在懷孕之前發現問題,就可做到早發現、早治療。(李書璇報導)
- Apr 15 Wed 2009 11:08
皮膚有快樂因子 反覆撫摸增情感
我們的皮膚裡,就藏著快樂因子,英國科學家發現,以一秒鐘五公分的速度,慢慢反覆撫摸皮膚,能刺激神經讓大腦產生愉悅的感覺,因此建議爸爸媽媽多多撫摸小孩,促進親子間關係。
媽媽溫柔的,反覆撫摸著小BABY的肌膚,看看他笑的多開心啊,與小朋友之間的親密接觸,是維持親子關係的秘訣,這句話可是有科學根據,因為專家發現,每秒鐘以五公分的速度,來回撫摸皮膚,能夠刺激神經,將愉悅的訊號,直接送到大腦
- Apr 14 Tue 2009 19:45
研究:辱罵會傷害兒童大腦
- Apr 04 Sat 2009 23:20
韓國11種嬰兒爽身粉含致癌物 衛署籲勿使用
今日新聞 生活中心/台北報導
韓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發布新聞指出,於當地販售之Alo & lu baby Compact Powder等11種嬰兒爽身粉經檢出含致癌物「石綿」,石綿(asbestos)係一種毒性化學物質,會影響人體健康,呼籲消費者不要購買及使用該等產品,目前台灣市面上販售常見的爽身粉產品安全無虞,民眾可放心使用。
- Apr 03 Fri 2009 15:30
日本研究發現 熬夜影響嬰幼兒發育
中廣新聞網
日本一項最新調查結果顯示,晚上10點以後就寢的嬰幼兒容易出現發育遲緩的現象。
- Apr 03 Fri 2009 15:12
鼻過敏造成兒童黑眼圈 獲證實
中時電子報 張翠芬/台北報導
小朋友有明顯的黑眼圈,極可能是過敏性鼻炎!台大醫院二日公布世界首創透過電腦分析研究,證實小朋友黑眼圈與過敏性鼻炎的關聯,鼻炎症狀愈嚴重、時間愈久,小朋友的黑眼圈也越黑;由於成人也有黑眼圈的問題,未來這套系統將與皮膚科醫師合作,做更廣泛的運用。
- Apr 03 Fri 2009 10:56
從「親子共讀」培養良好的親子互動
(中央社訊息服務20090403 10:19:30)教育部即將規劃發行《閱讀從0歲開始》手冊,希望倡導爸媽從孩子0歲時就開始說故事,日後得以培養閱讀習慣。其實從小就說故事給孩子聽,不僅可以提升孩子的語文表達能力,重要的是,親子雙方也能從故事裡得到啟示。近日由哈佛人出版社出版的《老師吃了我的作業》就以異想天開的故事,為家長和老師上了寶貴的一課。
《老師吃了我的作業》光看書明就會讓人莞爾一笑,這是美國作家Dan Greenburg所創作的「札克檔案系列」當中的故事,負責這個系列的編輯Nadia就認為,「札克檔案」每一集總是能帶來驚喜與歡笑,可是看完之後,故事本身又提供許多值得進一步探討的親子議題,的確很適合爸媽與孩子共讀。
- Apr 02 Thu 2009 15:14
早晚溫差大 嬰幼兒易染呼吸道疾病
全國廣播
季節交替轉換,早晚溫差大,加上近來天氣溫突然驟降,使得感冒的病患人數增加,台中縣童綜合醫院小兒科門診發現多名嬰幼兒出現咳嗽、流鼻水及鼻塞等症狀,檢查發現感染「呼吸道融合病毒」,一名一個月大的小男嬰因感染此病毒造成肺炎,住進加護病房觀察與治療。醫師提醒家長,現在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,容易被忽略,由於近幾天氣溫突然下降,嬰幼兒抵抗力較弱較易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,造成嚴重感染,家長要特別小心。(黃資茗報導)
- Apr 02 Thu 2009 15:13
一歲篩檢共同注意力發展 可早期發現自閉兒
中廣新聞
許多幼兒家長,大多只注意孩子什麼時候會爬、會站、會說話,常忽略孩子「共同注意力」的發展,早期療育評估醫師表示,其實孩子在9個月至12個月大時,就開始發展「共同注意力」,尤其罹患自閉症的幼兒,一歲之前,就可以從共同注意力中,發現缺陷存在,而透過早期篩檢治療,可以把握三歲之前的黃金治療期。(林麗玉報導)
- Mar 31 Tue 2009 00:10
提升專注力 多遊戲、別過度學習
【聯合報╱張學岑/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】 2009.03.31 03:00 am
- Mar 28 Sat 2009 21:10
懷孕期預防孩童過敏 益生菌和魚油有幫助
(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8日電)預防過敏從懷孕開始。中華民國兒童保健協會理事長徐世達今天說,孕婦減少接觸過敏原,多吃魚油和益生菌、水解蛋白奶粉,小孩出生後跟著吃,可以減少兒童過敏。
兒童保健協會今天舉辦「兒童過敏性鼻炎最新診療指引」研討會,徐世達在會中分析各種保健食品的文獻資料,歸納出減少接觸過敏原、適當補充某些保健食品,對預防及緩解過敏有幫助。
- Mar 15 Sun 2009 17:01
40歲以上試管嬰兒成功率低
中食電子報 張翠芬/輯
現在女性較晚婚,想生兒育女時往往已超過35歲。馬偕醫院婦產科醫師李國光表示,女性除了因為卵巢老化而不易懷孕外,子宮內膜異位症、子宮肌瘤和輸卵管阻塞等的發生率也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提升,導致35歲以上的女性懷孕率大幅下降,因此須求助不孕症的治療。
- Mar 15 Sun 2009 16:57
印度專家:家教不好兒童易傾向暴力
(中央社記者郭傳信新德里15日專電)印度新德里1 月發生11名少年輪暴一名24歲商學女碩士;2 月又發生一名八歲男孩以刀片劃開鄰居六歲女孩的喉嚨、和一名12歲男孩刺死八歲玩伴。專家指這是家庭教養不良所致。
印度政府保護兒童權利委員會委員芭潔吉(Sandh-ya Bajaj)今天在一項兒童暴力問題座談會上表示,造成兒童傾向血腥暴力,除了家庭教養不良是主因之外,也包括學校的道德教育不足、同輩之間的欺凌與影視暴力情節的渲染等。
- Mar 10 Tue 2009 16:59
男人太晚為人父 傳影響小孩智商
(路透香港9日電)澳洲研究人員所做的研究報告顯示,父親為人父的年紀較長,孩童在嬰兒期及幼年時期接受智力測驗時,表現似乎較差。
相反的,研究發現,母親年紀較年長的孩童在相同的測驗成績較為優異。智力測驗是設計來測量一個人的思考與判斷能力,包括專注力、學習能力、記憶力、言語以及閱讀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