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東森新聞報 記者蔣文宜/專題報導】

如果小孩發生感覺統合異常狀況,通常是上幼稚園後,因為老師反映之後,忙碌的家長才知道自己的小孩,在班上成為與別人似乎不太一樣的頭疼人物,才進一步發現原來自己的小孩不對勁,復健科醫師說,許多小病患通常是經由學校老師轉介過來,若需持續接受治療,則由職能治療師執行職能治療或訓練。

 

通常在兒童復健科門診中,遇到最多的病例,首先包括有發展遲緩者,其中有先天性的腦性麻痺、或是2歲還不會走路、快3歲了還不會講話,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主治醫師楊佩瑜說,通常1歲半左右,便會叫爸爸、媽媽、拍手或者會說拜拜,甚至還有說法,2歲時便已經要會50個單字了。

 

不過,由於有些小孩會有發展先後的不同狀況,因此,楊佩瑜說,這個時候只要有回應,比如小孩都聽得懂大人在說些什麼,只是還未開口,倒也不用太擔心,若是發現回應力不明顯時,則就應考慮帶給醫生診斷。

 

再者,則為感覺統合問題,其中也包括小孩得不到滿足,造成情緒出現障礙,或是上律動課時發現左右不協調,以及不能專心上課,坐不住椅子,常會動來動去,造成其他同學上課困擾等。

 

第三,則為一般俗稱的「臭寧呆」,也就是到了3歲半至4歲左右,講話還口齒不清,音節會黏在一起,捲舌與非捲舌音發不清楚,通常需矯正12年,若是仍改不過來,就會考慮做音頻檢測,楊佩瑜說,約有1/20~30的機率可能有聽覺障礙。

 

尤其許多新手父母都會很擔心自己的小孩是否發展異常,卻不知如何判斷,醫師表示,最好的方法便是不妨每天帶小孩出門至少半小時,認識外面的世界,增加感官刺激,也能與其他一般同齡小孩比較,若是發現落後超過正常發展6個月,就必須特別留意可能的異常狀況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Yo之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