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李宜蓁


「放手」不是指孩子滿幾歲那天,我們就再也不管了;更不是像風箏斷線那樣與孩子斷絕關係,而是想像自己是全力推火箭升空的引擎,在每個必須脫落的時刻,相信孩子會因此而飛得更好。

淑慧在銀行當出納,有國一的女兒和小三的兒子,她自認是「虎媽」,但有時又慈愛過頭。每天她八點下班回到家,扒完飯是另一場硬戰的開始。怕小三的兒子太胖長不高,她每天盯他跳繩一百下,然後弄水果、熱鮮奶,趕快陪兒子一起寫作業。一看到兒子筆順不對,她說「橡皮擦拿來」,兒子淚珠馬上滾下來。只要淑慧口氣和臉色一變,兒子就猛眨眼,醫生說他眼睛沒問題只是過敏,先生說他是對「媽媽」過敏。因為夫妻工作忙,除了安親班以外又幫兒子報名書法班。淑慧想「既然補了就要有效果」,為了書法班的比賽,淑慧比兒子還緊張。愈是催他練,兒子愈不練,母子火氣大到連公婆都看不下去,要先生勸勸媳婦。


認真好媽媽淑慧常常沮喪的自問:「為什麼當媽媽這麼累?」

現代父母比以前做得更多,安排更周詳,用心用力、挫敗感卻更深。

作家張大春曾為文描繪這一代又一代的教養焦慮:「為了成就某一種與時俱進而日新月異的知識能力,我們今天為人父母者,就會想盡方法,提前讓自己的孩子學樂器、學寫作、學計算、學歌舞,甚至學玩耍─這簡直匪夷所思,然而不及早而大量地將公認有用的教養內容塞給年輕人,似乎我們自己重視而錯過的美好價值就要永遠淪喪了;似乎我們自己欠缺而疏於鍛鍊的重要能力便要拱手讓人了。教養於是變為一個焦慮核心,而也舍此無它。」

 


斷絕不需要的幫助──從貼身保母變指導教練

斷捨離教養智慧/當你好不容易想要斷,讓孩子自己來,孩子卻不願意,使出哀兵之計跟你耍賴,怎麼辦?專家教你4撇步,讓孩子學獨立,上手更容易。

每當小一開學,會見到一些抽抽噎噎不肯進校門的孩子,肩揹書包水壺忙著安撫的父母。習慣被呵護的孩子忽然接下「從此好好照顧自己」的責任單,開始學著管理自己的物品,渴要喝水、冷得穿衣,跟人吵架要想辦法解決,上課聽不懂要舉手。

專家都說,進入小學是小孩走向獨立的重要關鍵時刻。因為小學代表一個更大的社會,老師也無法像幼稚園那樣花很多心力在某一個孩子身上。因此包括人際、學習和生活自理各個層面,孩子會有點像被趕鴨子上架,被迫走入獨立自主的進階關卡。

偏偏有些父母捨不得孩子這麼快長大。為了表達源源不絕的父母之愛,搶著幫孩子做他們已經會或應該自己來的事情,如幫忙刷牙、餵吃飯、整理書包、綁鞋帶;為了搶快、求效率,攔截阻斷了孩子應有的學習歷程,如代寫作業、幫忙洗澡、分擔家事;為了確保孩子不被帶壞,直接下指導棋說不能與誰誰誰當朋友;為了怕孩子被欺負,見到黑影就開槍,同學只是不小心走路撞到孩子就說人家霸凌;為了不想讓孩子被處罰、替他們扛責任,打電話跟老師說孩子遲到是因為你忘記叫他起床;為了不想讓孩子討厭你,只要他們一哭鬧就棄械投降,把界限丟到九霄雲外。

 

捨棄多餘的安排──認清不安,管大不管小

斷捨離教養智慧/家有青少年的父母容易因為「捨不得他們受苦,不要他們繞遠路」,而忍不住出手安排看顧一切。但結果往往是,孩子也捨不得長大。

大家都羨慕惠珠有兩個乖巧聽話的女兒,雖然她先生長期在大陸工作。她一個人安排打理女兒們每天的課業、才藝和補習,也負責接送,女兒們從未抱怨過學太多或壓力大。誰知,大女兒考上大學後告訴媽媽:畢業典禮請她不用參加,上大學她會搬出去,生活費也會自己想辦法,從此消失在惠珠生命中。談起大女兒,惠珠就崩潰,逢人便問:「我到底做錯了什麼?」

為人父母最大的挑戰,除了「一切從頭開始學」的新手父母階段,應該就屬「一切都與以前不同」的青春期父母了。往前踏一步怕引爆雷管,炸亂親子關係無法全身而退;往後退太多又怕孩子像風箏斷了線再也拉不回。以前是「父母說了算」,現在是「父母說了算什麼」,父母的威信地位瞬間崩盤。偏偏青春期的學習和發展關乎孩子的未來,「以愛之名行控制之實」,哪個父母沒有過,誰能放心讓孩子自己去闖呢?

 


離開「不能沒有我」的執著──放下了,在一起更開心

斷捨離教養智慧/疲憊的你,還是無法放下「全能女王」的焦慮?有時候,把接力棒交給爸爸,睜一隻眼、閉一隻眼,一點點距離,就能讓全家更親密。

太太心目中的老公是一種奇怪的生物品種,在房間走道上看到一只襪子,他們會自動跨過去好像沒看見;床上放著大堆待摺的衣服,他們會整堆移走,即刻安然入睡;偶爾交代老公看孩子一天,他們就帶孩子享用平常不能吃的漢堡炸雞;要他們哄孩子入睡,他們卻在床上玩成一片,把小孩弄得更high。家事的苦他們不用吃,孩子的歡樂王他們搶著當。總之,老公就是不能交代。老公當然比較輕易「斷捨離」,因為所有的後果都不是他們在承擔。

真的是這樣嗎?如果把糾察隊的不信任拿掉,從孩子出生後,你們夫妻還保有戀愛的感覺嗎?

家裡「被荒廢」的成員

諮商心理師黃心怡觀察,夫妻關係在孩子出生後遭遇挑戰,孩子成為婚姻的「第三者」,太太自然與孩子緊密依附,專注投入育兒。太太因為照顧工作太疲憊了,夫妻性生活頻率降到很低;許多太太跟孩子睡,無形中把小孩當成拒絕丈夫的合理藉口,丈夫成為家中「被荒廢」的成員。

家中的女主人,很容易在子女出生後,一肩扛起家庭與教養重任,不自覺的扮演起自我犧牲的「阿信」;一方面又同時患上「凡事不能沒有我」的主導欲與執著,成為沒有自我、沒有婚姻生活,凡事只為小孩服務的苦勞媽媽。

黃心怡觀察,因為在教養上不能放手,父母帶孩子來求診的案例中,大多是父母把太多需求依附在孩子身上,主因是「夫妻在婚姻裡很孤單」。精神科醫師鄧惠文也提到,婚姻諮商中許多先生抱怨,小孩出生後,太太不願把照顧責任分出來,讓他們非常沒有成就感。


from:親子天下36期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Yo之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