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-06天下雜誌出版
作者:鮑伯‧墨瑞/艾利希亞‧福廷貝瑞


樂觀的觀念有五個關鍵重點,而且愈早學會愈好。這些「快樂」法則包括:接受現實的挑戰以促進自主和成就感、成功、堅持。如此得來的成功經驗,可培養面對挫敗時的復原力,以及對於萬事總有轉機的期待。

◎本文摘自:培養樂觀的小孩


樂觀的觀念有五個關鍵重點,而且愈早學會愈好。這些「快樂」法則包括:接受現實的挑戰以促進自主和成就感、成功、堅持。如此得來的成功經驗,可培養面對挫敗時的復原力,以及對於萬事總有轉機的期待。希望讓孩子信守這些行為準則,你可以鼓勵孩子:


◎ 試了再說。

◎ 成功失敗都坦然接受。

◎ 練習。

◎ 為最佳結局做好準備。

◎ 說「好!」可讓樂觀以及高昂的自信心成為終生習慣。

鼓勵「試了再說」

澳洲人經常會說「試看看」,意思是冒個險、試一試。為了鼓勵孩子養成「試了再說」的習慣,一開始就要提供他適當的支持與挑戰。兒童是天生的冒險家,讓他們身處充滿顏色、動作、紋路還有各種表面的豐富環境中,有助孩子能夠展開熟悉這個世界的有趣感官與動作程序。父母提供安全感和鼓勵,讓孩子了解你對每一次新的探索都很高興,並在需要時幫他一把。

嬰兒透過遊戲學習,像是突然冒出頭來的遊戲,並能用眼睛或耳朵追蹤你的臉或其他物品。等孩子長大些,玩遊戲要能鼓勵他使用新字,或讓他爬過阻礙物找你或拿他心愛的玩具。四歲或五歲時,孩子可以接受更大的挑戰,譬如閱讀或從愈來愈遠的地方找路回家 (和大人一起)。記得,父母的鼓勵、讚賞,要比孩子所追求的「目標」還受歡迎。

就這麼做吧!

把遊戲拆成孩子能夠成功應付的段落。千萬別讓孩子認為如果失敗了會讓你很失望,要不然他會乾脆不願嘗試。

成敗都能接受

吉卜齡的詩《如果》有一段,描寫的正是均衡的樂觀態度:
如果你能接受勝利與挫敗

都以平常心看待。

雖然父母必須盡其所能去確保孩子擁有成功的經驗,以便對生活周遭有所掌控,但也要教他了解,沒人能夠永遠一帆風順。就算是超人也要怕他家鄉來的礦石!樂觀的真正意義是說,孩子能夠接受,即使在某一件事的表現並不理想,也不因此認為自己每次的努力都將成空。更重要的是,即使孩子失敗卻能保有自我意識,仍是個有價值的人。

一旦父母把自己的自尊和孩子的成就掛勾,往往就會發生問題。如果你發現自己對孩子的表現 (或毫無表現)很不高興,不妨捫心自問,這情緒是否和你的自尊串連在一起,還有,是不是和童年時父母對你的反應有關。

父母如何為孩子「描述」某事件的結果,將會大幅決定他的反應,也教會他以後對此狀況應該怎麼解讀。讚賞孩子嘗試和做事方法而不僅是讚賞結果,有助於維持孩子的信心和堅持。例如,假設孩子游泳比賽輸了,當然要承認他的沮喪或挫折感,不過還要再加上一句像是:「我覺得你很棒。你並沒有放棄,而且手臂的動作和上游泳課時一樣好。」

讓孩子有能力接受某次失敗只不過是生命過程的一部分而不是災難,不要把挫敗「視為慘劇」。塞利格曼說:「失敗⋯⋯可暫時打壓自尊,不過孩子對失敗的解釋方法更有可能造成傷害。」

舉例來說,如果孩子讀一個句子遇到困難,就認為「我絕對學不會認字」,或者朋友沒找他一起玩就覺得「沒人喜歡我」,就會對自己對生命普遍都不滿意。你可以從旁協助,指出這些負面的結果並不長久也非全面,只是暫時和單獨的例子。然後以更為正面的觀點表述孩子的經驗,像是這麼說:「我曉得這很氣人,不過這一句真的很難,而且其他的句子你都會了!」或是:「這次他們沒有請你一起玩並不表示沒人喜歡你,也許他們沒看到你也在那。」不管孩子的情緒感受如何,都要能夠以同理心看待;以你的觀點實話實說,或者不妨也提出父母的個人意見。

「總是」或「都沒有」之類的字詞,就是塞利格曼所謂「持續悲觀態度」的徵象。他說:「很快就放棄的人,相信他們所遇到的倒楣事都是持續的;壞運氣揮之不去,還會一直影響他的一生。不受無助感作用的人,則相信壞事的起因都是一時。」

往往,成年人都變得會被最終目標所迷,喪失可以樂在過程的能力。然而,生命中大半時間都是過程:念學位、運動以保持身材、往目的地旅行。事實上,研究顯示像是升職或搬新家之類的重大事件,並不像日常經驗那樣影響我們的總體情緒。幼童與生俱來可以完全專注於眼前,而不會為結果煩惱。雖說父母可能需要慢慢教導孩子一些現實感 (稍後我們會談到延遲享樂),但還是應該著重在過程。若想將這種態度當做是孩子的典範,父母要盡可能在生活中安排那些能在過程中享受的事情為主,而不是那些你覺得「應該」做、或已知可以達成某個目標的活動。人生的旅途上幾乎都是過程,大部分的勝利與挫敗都不過是路上的標點符號。

就這麼做吧!

記錄一天之中你說「總是」或「都沒有」的次數,想想看你傳達給孩子的訊息是什麼!

練習並奮鬥不懈

鼓勵孩子磨練技巧並堅持到底,可更進一步強化支配感和勝任感,也能建立起心理學家布魯克斯 (Robert Brooks)和戈爾茲坦 (Sam Goldstein)所謂的「勝任區」。在兩人合著的《培養小孩的挫折忍受力》 (Raising Resilient children,中文版由天下雜誌出版)一書中,寫道:「勝任區是孩子表現很好、喜歡從事,並能得到正面關注的活動,更重要的是被認做個人的強項。」

即使很沒有信心的孩子,一開始似乎會忽略正面的意見,造成父母感到挫折而減少正面回饋,但重要的是必須持續讚賞而不氣餒。戈爾茲坦說:「真正的自我價值、希望和復原力,奠基於他能夠在大家都覺得重要的領域中體會到成功的經驗。這就要父母能夠認出孩子的勝任區並且予以強化⋯⋯。一旦孩子發現他的能力,就更願意面對已知比較會遇到問題的領域。」

就小嬰兒來說,學會走路是個重大成就,也是天生就能實現。提供嬰兒一些達成的方式:提供他可以倚靠著平衡身體的物品、跨出一步就大加讚賞、如果向你展開雙臂時讓他能扶著你的手,嬰兒就能很順利地激發出這個本能。練習走路的技巧包括跌倒然後再站起來。

如果你顯得不耐煩、催促他,或是一直抓著嬰孩的手讓他不會跌倒,孩子就不會有信心或不能得到支配感 (以後孩子也可能會發展出學習困難)。這樣孩子就不知道如何藉著試驗學習技術,或適時要求協助。她反而會學到,如果事情一開始就不順就要趕快放棄,讓別人出面搭救或是幫她解決問題,換句話說,孩子學會變得無助。

別忘記,孩子有自己的步調和做事方法。孩子所發展的「勝任區」最好以能夠激發熱情和好奇的活動為主,不一定要順著父母所願。小心別把自己的興趣和步調強加在孩子身上。我們不是要教養出父母的複本或是早熟的小孩,而是一位樂觀、有復原力並極為自主的人。


讓孩子觀察你在自己所喜歡的活動中練習並堅持不懈,可教他依此為榜樣。

盡力而為

研究顯示,小時候能夠接受延遲獎勵的孩子長大後在學業上、職場生涯和整個人生都有較好表現。這些孩子也更樂觀。多倫多大學的普倫西比 (Angela Prencipe)和澤勒佐 (Philip David Zelazo)所做的研究發現,兩歲幼童會選擇較小但立即的獎勵,而不要較大但延遲的獎賞。這麼小的孩子,腦部皮質層還沒長成足以進行推理和計劃。到了四歲時,就有可能對環境做出更多判斷,並接受延遲的獎賞。兩人的研究報告中寫道:「⋯⋯四歲小孩更能接受問題的多重觀點,形成計劃、記得整個計劃,並且刻意依此計劃行動。」

具有注意力失調困擾的孩子會覺得做計劃很難。不穩固的親子依附關係,會讓孩子害怕媽媽可能棄他而去,所以必須緊緊巴著媽媽不放,也可能因此而阻撓孩子接受延遲獎勵的能力。

訓練四歲以上的孩子如何為將來打算,最好的辦法就是鼓勵他們把情況都仔細盤算、想過一遍,並示範給他們看,你是如何選擇可增添真實生命價值的未來獎勵,而不是追求即刻滿足。舉例來說,可以對孩子解釋說:「雖然酸奶油很香,可是你可以決定不要配著馬鈴薯一起吃,因為將來可能會對身體不好」。還有,「雖然你也想要有幢附大草坪的房子可以玩耍,但還是要等到銀行存款夠多,這樣以後才能買到好房子,所以也就用不著東想西想。」

如果父母自己不做計劃也不等待時機,只是大聲宣稱做計劃或等待的好處,根本沒有用。顯然,確保孩子覺得親子關係穩固也很重要,這還能鼓勵他們期待會有好結果。實際而樂觀指的是,明白你真正想要而且值得認真做計劃的事情通常都會發生 (或者可以說是絕大部分都能完成)。重要的是,孩子參與計劃時表現的樂觀態度應該加以鼓勵,不要把他當成麻煩。讓孩子一起來計劃好玩的事:像是到海邊、養小狗、去動物園,或拜訪親戚朋友。

為了協助孩子學習擬訂長期計劃的能力,試看看以下幾個方法:

◎ 讓孩子參與擬定計劃,或是讓他獨力完成或由引導計劃進行,像是要穿什麼衣服、或是新養的小狗要帶去附近哪些地方散步。

◎ 鼓勵與擬定策略和團隊合作有關的遊戲或活動,兄弟姊妹或全家一起來。像是藏寶遊戲。

◎ 別揠苖助長。讓孩子有時間找出自己想要的是什麼,並自己計劃。別期待孩子的想法十足理性,也別因此取笑他。如果孩子的計劃不可行,跟他解釋原因,並且建議一些別的可行方案。

◎ 父母要能說到做到,或是在計劃改變時要讓孩子理解。孩子情緒的穩定,要靠他能了解,他視為模範的人足堪信任。

◎ 如果好東西被延遲,別期待四歲以下的小孩會興高采烈;只好解釋,有時這也是不得已。

習慣說「好!」

最後,樂觀是一輩子的習慣,而且有很大一部分是和我們所說的「習慣說『好!』」有關。「好!我可以蓋一間積木房子」「好!我可以翻個筋斗。」「好!我可以讓媽咪笑。」這就是高昂的自信心,對自己做得到或做不到的事都實實在在予以讚賞,不因一次挫敗就畏縮不前,並且搏得你所在乎的人承認你的能力。

即使遭受挫折,就算有時是重大的失敗,也能由後續事件中生出樂觀和復原力。哈維耶生下來就喪失視力還有右手,可是他愛上了打網球,可能是因為雙親都從事這項運動。他的父母還有教練都從旁鼓勵,從不說他不可能打網球。還沒上小學,他就能和雙親上場對打。

等哈維爾長大些參加比賽,輸了好多次才逐漸掌握訣竅,可是父母不停的鼓勵,他也不曾停止練習。他發展出僅用左手的詭異低手發球法,並開始形成獨特的「勝任區」,甚至可以擊敗四肢健全的人士。哈維爾沒有打入溫布頓大賽,可是在自己的堅持和旁人協助之下他的確學會說「好!」

配合上述的「快樂教養法則」,你就為孩習慣說「好!」的終身觀念和經驗打下基礎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Yo之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